公司规模:1000人以上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博士后研究人员 招聘信息 | |
工作地点:上海-静安区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招聘人数:4人 工作经验:不限 职位性质:不限 外语要求:无 工资待遇:20000 - 25000 |
博士后研究人员 职位描述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一支位居世界500强第42位中国铁建旗下的基建劲旅,总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是集设计、施工、科研为一体的四特四甲国有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公司下设16个子分公司,21个经营性指挥部,近400个在建项目部,年承揽超1300亿元,施工能力600亿元以上。企业概况及详细情况可登录集团官网浏览了解(www.cr15g.com)。 十四五期间,集团公司将加快建设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引擎,集团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导、工程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项目创新实验室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大直径盾构、桥梁桩基、长大复杂隧道、高层建筑等加大科研力度,着力解决重难点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卡脖子”技术难题,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经人社部、上海市批准,集团公司已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根据工作站发展规划和需要,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研究方向 1.盾构技术国产化研究; 2.城市核心区地下工程建造技术; 3.软弱地层中地铁施工关键技术; 4.韧性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施工技术; 5.地下工程智慧化建造技术; 6.大跨度桥梁结构建造关键技术。 二、招收专业 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等。 三、招收人数 计划招收符合要求的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 四、联合培养院校 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五、导师团队简介 1.陈湘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和建井工程著名专家,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黄昌富,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3.王 鹏,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培养对象,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现任集团公司代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 4.杨宇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地质工程风险专委会秘书长等职务;现挂职任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执行主任。 5.刘 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现挂职任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 6.谢雄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7.王达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结构健康监测委员会委员、中国团组理事、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务;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秘书。 8.赵中华,本科,正高级工程师,现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总经理。 9.刘中欣,本科,正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等职务,现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创新部总经理。 10.李建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1.曹振杰,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 12.栾焕强,博士,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 六、招收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志于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对于急需紧缺专业,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40周岁,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七、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 (一)隶属关系及薪酬福利 1.非定向就业博士毕业生(第一类人员)。获批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属于非定向就业博士毕业生(尚未进行毕业派遣)的,集团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是集团公司正式员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有“五险二金”等福利待遇,年薪酬约25万元。 2.集团公司正式员工(第二类人员)。获批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是集团公司正式员工的,集团公司与其保留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脱离原工作岗位,集团公司与其签订科研工作协议,薪酬福利同第一类人员。 3.集团公司外人员(第三类人员)。集团公司外符合招收条件的人员对象,申请时需提供本单位同意其报名及进站的书面证明。 获批进站后仍与原单位保留劳动(聘用)合同和劳动(聘用)关系的,其薪酬与福利等待遇由本人与原单位协商确定、支付承担;集团公司与其签订科研工作协议,不享受集团公司薪酬与福利等待遇。 获批进站后与原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合同、中止劳动(聘用)关系的,其隶属关系与薪酬福利等待遇参照第一类人员执行。 (二)技术职称及工龄计算 第一、二类以及参照第一类的人员进站后,未进行过职称评定的,予以认定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在站期间可继续进行职称评定或出具评定意见,在站期间科研成果可作为在站或出站后评聘职称的依据;出站后与集团公司签订(续签)劳动合同的,在站工作阶段视同集团公司工作年限,连续计算。 (三)户口迁移及子女就学 1.在站期间的户口。与集团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保留劳动关系且人事档案转至集团公司的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报到后,按照上海市博士后落户相关要求,在集团公司所在地落集团公司集体户口。 2.期满正常出站的户口。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与上海市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派遣用工形式除外),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落户上海市。配偶是学生身份或学生户口的不予办理,遵循一次同时的原则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在站期间子女的就学。进站时及在站期间,不予办理其配偶和子女户口随迁手续;但在站期间,按国家和上海市规定,可申请其子女在集团公司集体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入托;符合国家和本市中、高考政策的,凭市博管办开具的证明材料,前往本市教育行政部门为其子女办理报名手续。 4.在职进站的户口。与原单位保留劳动(聘用)合同与劳动(聘用)关系的在职身份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时不予办理户口迁移及人事档案调转。 (四)居住保障 对于在上海市无固定居住场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集团公司协助申请“中国上海博士后公寓”或人才公寓,或给予补助。 八、申请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详见附件。 2.身份证及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暂未拿到证书者可请学位授予部门出具决定授予学位的书面证明或其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决议书复印件); 3.本学科领域的两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的复印件; 5.博士毕业体检表或近期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 6.集团外在职申请人员需出具所在单位书面同意证明; 7.如系国外留学博士,还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 九、相关事项 1.申请者提交的材料须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材料取得招收资格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资格;对已招收人员,如发现上述行为,依照相关规定作退站处理。 2.本公告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3.有意者请填写《博士后进站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chengwei.15g@crcc.cn。 联系人及电话: 程先生 021-66119082,18017987529; 张先生 021-66119083,18930825859。 附件: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请至管网www.cr15g.com,人才招聘/博士后招收栏目下载) |
联系方式 | |
公司已设置保密,请通过系统应聘职位。 |